petrodvorets_1.jpg 

「如果世間的人,是用生活和行動來品味罪惡,我會盡量將自己沉浸於內心的罪惡。」

 --BY  金閣寺

  

  

  

除了日劇之外,某瑟也喜歡嗑書

自從認識麻由以後,我的閱讀取向從中文跳到日本

總是在網誌上打日劇心得,偶爾提升自己的氣質

寫一寫自己的看書心得囉

  

另外,在網路上找資料的時候,發覺有些橋段自己好像沒看到

是翻譯的問題呢,還是有所刪減的關係?

 

反正呢,我寫的是我所看到的那個版本,

我想重點應該不會差太多才對。

 

◎小檔案

 

書名:金閣寺

作者:三島由紀夫

譯:石榴紅文字工作坊

出版:久大文化

  

◎內容大綱

 

描述男主角對於金閣寺的美學觀感還有心境變化,最後造成了

「火燒金閣寺」的事件經過。

 

◎節錄

 

「普通人的不安,或許是因為覺得自己並非確實地存在,由這種奢望而引致的不滿吧?」

 

「戰爭中的安寧秩序是因為公開人的橫死,而獲得保全的,不是嗎?」

 

「因為生存的難耐,『認識』才成為人的武器。

只有認為『認識』才能使世界改變,但生存的難耐並未因此減輕。」

 

「火車行駛時,乘客是靜止的,等到車子停了,乘客必定要走出車廂。」

 

「死是人生最後的休息,但是也不知道它會持續到何時。」

 

「不分親疏,逢者便殺。...不為物役,始能超脫自在。    ──臨濟錄」

 

◎觀後感

 

「...卑鄙。」→某瑟看完最後一頁時不禁脫口而出的兩個字,

那是我看完的當下第一個直接反應。(這是某瑟非常真實的觀後感= =)

 

全篇相當流暢,大片大片的文采不難看出三島由紀夫不俗的才華。

沒有一個贅字、沒有多餘的橋段或文句,自然不見斧鑿,扭曲地保全自身的完整。

每一個篇章都將生活對比美,反覆論證各自堅持的「美」、最接近真實的「美」。

 

而金閣寺只是站在那裡,直挺挺矗立著。

火燒金閣寺,只要人不根絕,這種蠢事就會持續下去吧。

 

◎金閣是誰?

 

文章裡主角常將自己所認識的人物與自己幻想中的金閣寺做比較,

金閣是如柏木般殘缺的嗎?還是如老師般無法預測到令人生氣?

或是如鶴川般非常正向光明?如女人般擁有官能性的美?

金閣的樣貌到底像誰?   美嗎?    醜嗎?

 

主角從多種方面延伸想像,屬於不良的觸角越伸越多,

最後卻圍繞出以「美」為中心的金閣寺如太陽般的光環。

 

◎關於「預測、揣測」

 

因為溝口(男主角)無法忍受猜不中老師的想法,進而憎恨他;

但是溝口卻因為猜不中柏木邪惡行徑的下一步會做什麼,進而想要親近他。

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對比,男主角對於事情不如預期時的反應非常兩極,

我想,這就是書中反覆提及的,所謂「認識」跟「行為」之間的對比吧。

 

 ◎溝口為何選擇火燒金閣

 

因為美只存在自己的「認識」中,所以用「行為」完成燒毀實體,

達成虛幻、想像中的至美。

溝口將靈魂完全寄託於不存在實體的虛幻金閣中,如果想喚回自我,

就必須親自打破實體才能將身心延續下去。

例如鶴川為何必須死?

他的光明只存於想像中,為了保留住這種完美,所以他必須死;

柏木不死,則因為他本來就不完美。

這本書在光明的背後揭露「美」的「醜陋」,以負面的角度看待「美」,

例如表面非常純正善良的鶴川,

其實在主角沒看見的地方有著許多煩惱。

 

◎總結

 

我在某次上課時,突然了解為何金閣寺不能得諾貝爾獎。

因為它負面,對讀者有不良影響。

我看完它之後的那段期間,性格變得有些破壞傾向。

他火燒金閣寺,讓我發覺自己也是個潛在的縱火狂,

對於神聖的事物有毀滅的慾望。

 

當然整篇閱讀心得是我自己個人淺薄的感想,

很精簡、直接、不加修飾,

因為這不是學校作業,我可以更放肆地寫自己真正的觀感,

至於書中的歷史背景我就沒有多加著墨了,

對不起因為敝人知識淺薄,對歷史沒有較深刻的感觸,

沒辦法寫得很有深度(跪)。

 

另外,看完這本書的時間是去年的12月,

隔了快2個月,只憑某瑟不中用的腦袋瓜記憶來寫心得

所以其實寫得有點心虛......(遠目)

 

 

整體來說「金閣寺」還蠻值得推薦,

很多小細節裡所呈現出來的對比非常值得玩味,

使人迷醉的那永遠的一瞬,與美的瞬間那一刻的永遠,

官能之美與精神之美,爭執矛盾與和諧襯托,

不滅之物的毀滅以及易滅之物的不朽,

想看三島由紀夫探討人對於美的各種認知,

可以參閱此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瑟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